還記得鐵路尚未地下化之前,在台北往淡水的班車沿站周邊幾乎都聚集了許多的夜市集,尤其以現在捷運中山站至雙連站最熱鬧密集,這些早期的熱炒店,在當時就是被稱為海產攤的小餐廳,沿著鐵道邊一家一家緊密相連,等到晚上顧客臨門,那人山人海的場面可真是令人懷念。那是早期台北慰勞做工的人下工後,最好的去處,三三兩兩隨意一坐,炒幾疊酒菜,來幾瓶啤酒,伴著不時的火車聲,那算是一天最歡樂的時光,在當時有些店家會提供或招待正餐吃完,只剩喝酒話當年的顧客,一點花生米或是杏仁果、蠶豆等等,利用花生米的香,杏仁果的脆,蠶豆的酥讓酒興可以一直延續下去。
身價翻倍價值依舊
當然,隨著鐵路走到地下化,當時的熱鬧早已不復見,但是對於愛小酌幾杯的人來說,杏仁果依然是很好的夥伴,只是經過歲月改變,大家漸漸可以在網路上爬文搜尋之後知道,杏仁果的身價也早已不同當年,它已不會在小吃攤或是海產攤出現,取而代之的是高級的酒吧,私人會館,或烈酒俱樂部,為了顯現環境的高級,杏仁果取代了花生蠶豆,成為展現店家心意的下酒小點,在電影「聖人大盜」終究有如此詮釋。
四大堅果
杏仁果與腰果、核桃、榛果一起被喻為四大堅果,但其實他真正的名字應該叫「扁桃仁」,當然也是屬於杏仁的一種,但從早年為使人好記,店家就直接稱呼它為杏仁果至今,大家也就習慣了。杏仁果在堅果家族中,被偏好度是在後段班,大概的原因都是感覺偏硬,吃起來焦苦,甚至被歸為與花生相同屬於易上火的堅果,這實在是杏仁果的非戰之罪。
誤會大了
市面上的杏仁果為降低成本大都是高溫熱炒或是油炸過,使得內含水分流失甚至被油取代,因此吃起來容易口乾舌燥,也就容易上火長痘痘;又或者為了能存放期更久,即使號稱原味也會略加薄鹽,這在購買時都要詳細觀看成分才能發現,大多數買了就吃,也就對杏仁果產生誤會了。
含水量是重點
真正經過時間足夠的低溫烘培杏仁是非常好吃的,因為該有的水分被保留下來,自然就會呈現出杏仁果原有的香氣,而當我們用小口小口的咀嚼時,更會被其清脆及奶香所震撼,好吃與不好吃的杏仁果差異是相當的大。
杏仁果非常適合女性食用,它內涵的維生素E非常多
杏仁果內含
- 維生素E和類黃酮抗氧化劑,
- 益生元特性,